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要生长现代农业,为包管国家粮食宁静作出孝敬”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全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项目现场一片农忙景象,隆隆的电机声夹带着股股黄河水奔向田野中。在金星村杨焕桥扬水站,乌拉特前旗供电公司金色党建党员效劳队正在对扬水站中的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据了解,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政府总投资24609.5万元,总浇灌面积8.4万亩。提水工程共建立的14座泵站,配套建设14个专用变台、架设12千米10千伏线路。乌拉特前旗供电公司在施工前期积极对接助属地政府、相关部分,配合完成开展前期勘察、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审查等工艺流程,项目工程建成后,凭据“三零、三省”投资原则,投资4.5万元,免费为该项目装置计量装置14套。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以来,主要种植糖菜和稻谷,对浇灌的要求比较高,应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每亩可节约用水80立方米,节约种植本钱200元/亩,产量约增产10%以上,现在正是农灌的岑岭期,由于泵房未全部建设完毕,保存种种用电的隐患,你们的到来正好为我们解决了一浩劫题!”高标准农田提水工程项目卖力人史雄飞说。党员效劳队对泵房内箱变进行负荷丈量、对泵房内线路进行规整。截至目前,该公司对浇灌地、水泵站进行宁静用电检查3次,出感人员28人,派出抢修车辆5台,排查隐患3处均以解决,包管农作物喝上“实时水”,确保秧苗如期生长。